主页 > 聚焦探险 >泡茶前,五个步骤判断你的茶叶是不是「地雷」 >
泡茶前,五个步骤判断你的茶叶是不是「地雷」
2020-07-20
翻译/红凯利
在台湾,很幸福可以喝到各式各样的茶。大部份茶令人惊豔,但也有部分的茶真的是地雷。或许是因为品种关係,又或许是产製过程中出了问题等。有一些茶,真心奉劝大家不要轻易尝试。
我们Tearroir和短期来亚洲、单纯只为观光和购买茶叶的外国人十分不同。我们居住在台湾,每天品嚐不同茶叶,接触许多茶农与茶商,并且定期地会与Tearroir同好们举办所谓的「品茶会」,功能与品酒会差不多。
而上星期品茶会内容稍微不太一样,David (Tearroir另外一位创办者)和一位来自纽西兰的朋友解释住在台湾是多幺地美好。台湾的地理优势,我们可以主动且立即喝到最新鲜的茶,包含风味佳、「奇怪」或是「不常见」的茶;而非在国外癡癡被动地等待进口茶叶。身为一个外国人,有机会致力于台湾传统茶业,我们真的感到非常荣幸。藉由此机会,希望在美国的友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茶叶,更希望可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樑。
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我们真的很少讨论比较负面的事情。
认真经营Tearroir的我们,居住在台湾可说是有利也有弊。而「弊」,就是今天文章的主题。不可否认,在台湾,我们挖掘到不少令人讚叹的茶叶,但大部分时间所品嚐的茶,其实十分平凡。而品茶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希望可以在喝到的茶中,找出特别有故事且不平凡的那一款茶。
许多人都很好奇,好奇我们如此耗费心力的原因究竟为何。顶级茶叶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吗?嗯,让我形容找到理想好茶时的感觉好了。想像今天有个考验:在杂草堆中找出一根细小的针。想当然,是一件非常艰鉅的任务。但找到时,你的感觉会是…..?
欣喜若狂吧!此时,那根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根针,而是倾注心力后找到的那根针!
而这就是我找到理想茶叶时的感受。因为热爱,我们会将对茶叶的热情带给身旁的人,从家人到朋友。更甚,希望藉由小小的分享,让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重新看待「喝茶」这件事情。和Tearroir交涉过的人都会知道,我们寻找的不是一般的散茶或是普通的茶。而是喝了一口,便会让人上瘾的顶级好茶。
然而,有些茶真的是喝了第一口,就没有拿起第二次茶杯的慾望了。不是普通的差,而是差到不知如何用文字形容的差。(虽然我正在努力地做这件事)
让我们开始吧。
阿里山烘焙金萱乌龙春茶,就生产地区而言,我们以为会是款令人惊豔的茶,毕竟阿里山可是有名的高山产茶地区。
但沏茶前,我们不禁惊呼了一声:「这不会是发霉了吧。」
「发霉」偶尔你会发现茶叶已经发霉了,尤其是长期在潮湿环境下放置的茶叶。这给我们一个警惕——虽然平常挑茶是挑高品质的茶,泡茶前,一定要再次检查看看你的茶叶是否发霉。如果茶叶真有发霉,是非常轻易辨识的,茶叶表面会有白白的不明物体,当看到这不明物体时,快点丢掉吧。
如果你已经买到发霉茶叶,一定要立刻跟贩售店家反应,他们必须无条件更换。但如果已经过了一段时间,那发霉的茶叶就会跟酒一样,嗯……越陈越「香」。
虽然想要喝喝看阿里山金萱乌龙春茶的味道,但因为发霉,我们只好换喝烘焙玉乌龙春茶,至少,远离了霉菌的威胁。
「杂质」但喝茶到底要注意什幺呢?就像我前面一再强调,泡茶、喝茶前一定要再次确认没有奇怪的物质,以免破坏喝茶的享受。一旦看见微颗粒飘浮在茶杯里,茶的品质通常不会多好;也可以观察一下「茶叶」本身,如果是混合茶叶或是大量碎茶叶,或参杂过多根与茎的茶,不会清爽可口。适量的茎是可以接受的,但由于茎的含水量是最高的,过多的茎会带来不讨喜的苦味。另外,叶子颜色不均匀也不是个好现象,表示发酵程度不均匀。
杂质可以靠不同方法去看、去观察。其中最可怕的杂质莫过于人类的头髮了……。
看到这些真是令人震惊,无法忍受,二话不说立刻丢弃这批茶。无比失望的我们,心中暗自希冀第三批茶会带来值得的体验。
「香气」茗茶前,茶叶的香气绝对是列入考量的重点。尚未沖入开水前的茶叶味、茶壶盖的气味、沖泡后的叶子味,以及杯子里的茶香味,都是我们特别着重判断的气味。毕竟,香气是茗茶的重要部份,甚至透露出接下来要喝的这口茶其口感与品质。(但不一定是唯一的判断条件)
只是有一点要注意,千万不要搞混发霉叶子味以及陈年已久乾茶叶的芳醇味喔!
「视觉美学」在品茶会时,我们会使用玻璃透明的茶具。为的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看见茶叶在水中的变化,以及所释放出的颜色等,更可以藉此看见不同款的茶叶,究竟会直直漂浮于表面,抑或是缓缓坠入水底。
David与我所要品茗的第三种茶,沏茶时,我们十分后悔使用透明杯,一点视觉美感都没有。叶子看起来毫无生命力,无比沉闷,看起来就像一团黏糊糊的枯叶。但想说不要藉由第一眼就下判断,仍将茶叶倒在白色盘子上,做更进一步审视,希望不是我们误解这款茶。但所看到的是伤痕累累、严重损坏的叶子,以及一团团细碎的棕色茶叶。一般而言,好品质的茶叶都是绿意盎然、光泽亮丽的。如果不是,丢了你手上那包茶叶吧。
一般情况下,我们会直接将这团不知为何物的叶子直接丢掉。但为了和读者交代味道,我和David还是决定喝一口看看,或许会与我们所想不同也不一定。但事实证明,我们真的不该为了读者,硬着头皮喝下那口茶。
太糟了!糟到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叙述它的糟。
最后,金萱乌龙茶,一个打破我们旧有习惯的茶。怎幺说呢?一般Tearroir内部品茶时,直到给予最终评价或是分数之前,我们会避免与其他人交谈或是讨论,以免个人喜好不同影响判断茶的好坏。
而回到金萱乌龙茶本身。其实David与我本来并没有疯狂着迷于金萱茶,但其产生的香气、味道和口感是如此像极丝滑般的牛奶,不觉得很有趣吗?而「有趣的茶」也是我们寻找目标之一呀!
「化学调味」当我们打开包装时,一阵化学味道扑鼻而来。呛鼻的综合维他命、浓郁化妆品味道的百货公司就是我们对这股味道的评价!
真正金萱乌龙茶产地限制十分多,因此并不是每一处都可以种植出金萱乌龙茶。但金萱乌龙茶的味道、口感和香味是如此的独特,在中国和日本的饮茶者间越来越有知名度。因此,需求远远超出供应,因此有不肖商人开始在茶叶上喷洒化学物质、鱼目混珠的状况出现。如果没有喝过真正的金萱乌龙茶,那幺化学版的金萱乌龙茶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样的。
呛鼻的化学味让我们不敢沖泡这款茶叶,怕喝下肚,我们会变成电影里夜晚发出绿光的生物。
最后,茶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,真的很开心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。挑选茶叶的过程中,虽有满满喜悦,也并非永远激励人心,总是会有不太好的状况发生,就像这篇文章所描述的一般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无法替每一个喝茶者或是读者挡掉所有不好的茶。诚挚地只是希望藉由一些小小的分享以及我们Tearroir的开拓,进而找到更多会让人感到幸福、有故事性的茶,与您一齐享受全新的茗茶体验。